汉画选录 | SD-YN-001-01
《汉画总录》是中国图像志的关键阶段的基础工程,1995年以来对存世汉代图像进行测绘、摄制、分类、整理和索引(已经完成陕北、南阳、安徽、山东部分地区和徐州部分地区汉画像石的著录工作),已编辑出版60余卷。本栏目拟对以往著录的图像进行回顾,对最新相关研究进行补遗。而今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作为计算艺术史“图像实验室”的一部分,正在推进用新兴技术改进图像著录的观念和方法,以微痕扫描在不接触文物的前提下解决摄取、拓印和线描的问题。
编号:SD-YN-001-01
拓片号:SD-YN-001-01断代:东汉原收藏号:不详出土/征集地:山东,沂南出土/征集时间:1954年所属墓葬: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镇北寨村原石尺寸:36x286质地:石灰岩组合关系:墓门门楣画面简述:画面主要刻着一幅战争图。中心是一座下有两个桥柱、两旁有栏杆而两端立着高大柱子(华表?)的大桥,柱顶作三角形。桥一端有一辆有盖的车(四维轺车?),一马拉着,车箱内坐一人,带着前低后高的帽子(武弁?);车箱前部坐着御者,右手扬鞭,左手持辔。车前的上空有两只鸟飞翔。车前有两个骑兵导引,车后有两个骑兵随从,皆一手执槌,一手荷长矛,矛和槌均带缨。再前是大队的步兵:有四个持钺的,正在上桥;有二十一个一手持刀、一手执盾的,其中有些正在上桥,有些已在桥上行走,有少数几个在下桥战斗。这些步兵皆戴圆顶帽,着短衣。桥的另一端是翻越重山而来的骑兵和步兵,人皆深目高鼻,戴后面有(翘起飘带)的鳞纹尖顶盔,亦着短衣。最后两个骑兵执盾,(两者间有一物不明)前面两个骑兵和五个步兵正张弓而射。桥柱后一个步兵已经身首分离,但仍直立着。桥柱前有三个步兵跪下投降,另有一个正被对方下桥的步兵斩首,还有四、五个被砍下来的人头,落于各处。这表现着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桥下刻着渔人在捕鱼,有以筌捕鱼者,亦有以罟捕鱼者,另有徒手而捉者。另外有五人坐在船上,船首尾三人划桨,不似捕鱼人,但同时又没有携带武器,也不像助战者。画面四周有框,上沿有一道垂幔纹。
著录与文献:曾昭燏、蒋宝庚、黎忠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北京: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 年,图版24
Hsio-Yen Shih, I-Nan and Related Tombs, Artibus Asiae, Vol. 22, No. 4 (1959), pp. 277-312,f5
Albert E. Dien, e Stirrup and Its Eect on Chinese Military History, Ars Orientalis, Vol. 16 (1986),p54,f17
杨泓:《剑和刀——中国古代兵器丛谈》,载《社会科学战线》1979 年第1 期,第237 页,图八
高介华:《渭桥——秦建筑文化中的水上明珠》,载《华中建筑》1988 年第4 期,第43-55 页
董传海:《沂南发掘出汉画石墓》,载《走向世界》1994 年第6 期,第44 页
王国奇:《汉画中的桥梁》,载《文物天地》1996 年第6 期,第20-23 页
钟少异:《汉式铁剑综论》,载《考古学报》1998 年第1 期,第53 页,图一三
邢义田:《古代中国及欧亚文献、图像与考古资料中的“胡人”外貌》,载《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223 页,图13、第359 页,图33、第360 页,图34
李亚利、滕铭予:《汉画像中桥梁图像的象征意义研究》,载《华夏考古》2015 年第1 期,第112 页,图一二
山东博物馆编著:《沂南北寨汉墓画像》,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年,第2-3 页,图1
于秋伟:《胡汉交兵画像的再思考——从沂南北寨汉墓墓门门楣画像说起》,载《沂南北寨汉墓画像》,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年,第132 页,图一
收藏单位:沂南汉墓博物馆原 石
请横屏观赏
拓 片
位置图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Centre for Visual Studies,Peking University
古代艺术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Contemporary Art
世界艺术
World Art
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
Archive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为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开设的位于798 艺术区内的实体的档案空间,研究、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状况,提供查阅服务,并向公众开放,同时是一个传播中国当代艺术信息和研究的平台。
Archive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located in 798 Art District, is an entitative archival space established by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 of Peking University. Open to the public, it studies and displays the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and provides reference services. It is also a platform that extends the information on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